同和沙龙

旅日见闻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文/李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当时在国企,接触到最早的西方管理方式是丰田的TQC,这是一种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在进口西方各种生活产品的同时,大量引进日本的家电生产线,一时间,中日合资企业遍布全国,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一台合资企业生产的电视机、冰箱、录音机等。也难怪,从建国开始到八十年代,中国的彩电只有一款天津出的"北京"牌,产品质量还不过关。合资,在带来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理念和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让中国的家电产品质量上了一个台阶,百姓是受益者。我家1979年买的一台140升的夏普牌电冰箱,使用了35年,一直运转正常,2014年淘汰,收家电的人说,这种冰箱没个坏!

    一直想到日本看看,不为如云盛开的樱花,不为皑皑如伞的富士山,不为漫山遍野金黄的秋叶……,其实就是想去看看。

    赴日的季节,赶上了中国人赴日旅游高峰,媒体连篇累牍报道,中国游客大量购买日货,连马桶盖、电饭煲、热水瓶都卖断货!随着这股大军,从北京飞到大阪,从大阪开始,神户、奈良、京都、箱根、东京一路走来。

    一、小日本小日本名副其实,来到日本,处处都透着小。

    客房小。最极致的是到东京住的酒店,两张床之间也就是30公分距离,转个身都费劲。东京的客房还是我们为压缩费用所产生的,但从大阪到东京,客房的卫生间都是一样的小,以至块头大点的都蹲不下,不得不开着门上厕所。

    我们所住的客房卫生间,都是整体建造,一个模式,区别只是方向不同。标准化生产最大的好处是效率高。建筑商在设计客房时,按照卫生间的面积留出位置,上下水道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房子建好,整体卫生间往里一搬,安装好就行了。客房里预备的牙刷也小。触牙部分也就是我常用牙刷的三分之一,也太袖珍了,也好,刷牙时间延长了。据说刷牙时间要超过三分钟才有利牙齿健康,用这种牙刷,估计要刷五分钟。

    牙刷小也就罢了,关键是电视机也小。从大阪到东京,不管客房大小,电视机最大不超过20吋,多数是12吋。日本曾经是电视机生产和出口大国,到现在,尽管国内的电视机产品质量已经过关,并以出口世界上许多国家,但在国美、苏宁等电器大卖场里,卖的最贵的还是日本进口电视。没想到,这样一个电视机大国,自己国家的酒店,所用的电视机不但屏幕小,也不是最新产品,甚至比国内许多二三线城市里的经济型酒店的电视机还落后。可能是日本人怕浪费,反正住店客人对电视机的要求也不高,有影有声就行!

    汽车小。日本是汽车生产大国,最早听到的汽车广告就是"有车就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2014年,丰田乘用车产销量依然是世界第一。在日本本土,不但丰田车依然很多,其他品牌的日本车也很多,但大多是在国内没见过的小车。不但体量小,排量也小,看到最小的一辆车,像个大点的儿童玩具,前排两座之间,没有扶手的位置,车体很窄。汪桑介绍,最小的汽车还有0.3排量的。在日本,小排量车不纳税或少纳税,大排量车纳税多,政策导向决定了用车的导向。应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已经过了靠汽车炫富的阶段了,车就是个代步工具,够用就行。

    2014年,日本的人均GDP为38491美元,中国是6747美元,日本人均GDP是中国的5.7倍。总体看,日本是个均富社会,大家差不多,用不着靠汽车来炫耀。为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对中国市场推出加长版,来满足中国人的"面子"需求。前几年流行一个段子,农村人吃肉了,城市人吃菜了;农村人进城了,城里人下乡了".过些年,我们估计也会下乡。

    餐食小。在日本吃饭,感受最深的是清淡、典雅、量小、样多。小碟小碗一大堆。寿司是日本传统食品,旅日期间,午、晚餐都有。一小块鱼形的米饭,盖上一片生鱼片,沾点酱油加辣根就送进口中。每样都没多少。吃起来这一口,那一口,口味不太习惯,吃不饱,也不饿。

    在国内吃饭,我喜欢江南的饭菜,除了味道之外,就是因为盘子小。自己食量不大,希望多吃几样,盘子大菜多吃不完。尤其是东北菜,一个大盘子端上来,菜是杠尖杠尖的,够一桌人吃的。但日本菜的碟子也太小了。其实不小,因为是分餐制,自己吃自己的,每样都不多,都吃下去也能吃饱。况且,汪桑介绍,日本人讲究健身,晚饭只吃八分饱,这与中国的养生方法是一样的。

    商品小。曾经到义乌去考察过小商品市场,那真是商品小,市场大,种类齐全,产品远销全世界,并以物美价廉著称。1993年到义乌,当时的小商品市场初具规模,商品价格便宜的令人不敢相信,当然假冒伪劣也不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所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一定是改进不少。

    到日本没看到像义乌这种规模的小商品市场,但每座城市都有商品街,售卖商店也是一个连一个。据汪桑讲,日本价格全国统一,差价很小。你在大商场或在小店铺买东西价格一样,品质一样。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用过日本货,不得不承认人家的商品质量就是过关。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于是日本照相机大聚会。进入数码和信息时代以来,传统照相机基本退出市场,让日本照相机大行其道。谁都不是傻子,这么多国家、这么多人都使用日本照相机,一定有他的道理。

    每到一地,我的年轻同事们就像蜜蜂一样飞出去,各个店铺钻来钻去。价不高,质量好,这类生活必备的小商品成为重点采购对象。按照在国内就列好的购物清单,以药妆店和服装店为主要目标,一样一样采购,第二天就有同事宣布,购物超过1万元人民币。

    二、老日本来到日本,处处都能感觉到日本老的一面。

    寺庙老。此次旅日,参观了不少建筑年代很老的寺庙。东大寺,1200余年历史,法隆寺,1400年历史,唐招提寺1256年历史,清水寺复建至今382年历史。这些寺庙全部按照中国风格仿建,寺庙内的大殿,全木结构,高大雄伟,令人震撼!保护得如此完好,令人感叹!

    曾有日本学者称,中国没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要看唐代建筑,就得到日本去,此行汪桑也如是说。

    中国的故宫,595年历史。孔庙,虽然始建于前478年,但现在的建筑大多属于明清,从明初算起,不过600多年历史。避暑山庄,312年历史。

    感谢梁思成先生,经过多方考查,在五台山找到了一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重建于公元857年),梁思成将其称为"第一国宝",总算找回了一点颜面。南禅寺,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五台山规划补充调研,我们专门跑去参观了南禅寺。

    在日本奈良、京都等城市,有多座千年以上的寺庙建筑,按照中国制式建造的舶来品,为何历经千年还能保存得这么好,这么多,令人感慨!

    习俗老。当代人听到榻榻米,首先想到的就是日本。榻榻米本来起源于我国汉朝,发展并盛行于隋唐。盛唐才时期传播至日韩等地。席地而坐是我们古人的习俗,不管是庙堂还是江湖。唐以后,凳子及高脚床盛行,榻榻米才逐渐在中国衰落。

    其实我真睡不惯榻榻米,走进客房,房间正中摆放着茶桌,四把无腿靠背椅,显得很别致。吃饭回来,茶桌移到一边了,卧具摆好了。只要进入客房,喝茶要盘腿,时间短还行,稍微长一点,腿就麻了!睡觉躺下还行,关键是起来,我这种瘦小身材都感觉不方便,胖子咋办?

    有了炕或床。躺下起来是方便了,但也少了一份悠闲与从容。这个文化习俗,我们丢弃了,日本人却保留下来了。

    其实还是有床、有椅子方便。

    礼仪老。此次旅日,接触到的古老礼仪,最典型的就是茶道。此行安排了一次茶道表演,极其复杂的程序,最受不了的就是跪接跪送,膝盖顶不住啊!身穿和服的中年煮茶女,一丝不苟,认真煮茶,分杯后,跪着移来移去,恭恭敬敬的把茶杯递到客人手里,让人不能不尊重啊!

    茶道起源于中国,至少在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

    资料显示,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丰臣秀吉时代(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打出了"茶道"这面旗,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出现很早,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却没能够鲜明地提出"茶道"的概念,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中国的茶道是重精神而轻形式。就像中国画最看重的是写意派,而日本人更喜欢工笔画,日本人这种喜欢精细的性格,也成就了现代日本的精密制造。

    至于日本人日常之间点头哈腰,不知是不是从中国引进。在京都看到一个会所门前站着许多妇女,互相之间面带笑容,不断地点头哈腰,好像是一所礼仪培训机构,礼仪是需要从小培训才能养成习惯。

    我小时候还时兴行作揖礼和鞠躬礼。作揖礼的方式是上身挺立,两臂前伸,双手在胸前高举抱拳,自上而下,或者自内而外,有节奏地晃动两三下。行鞠躬礼应脱帽立正,双目凝视受礼者,然后上身弯腰前倾。下弯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理程度就越大,现在都握手礼替代了。

    服装老。日本民族单一,统称大和民族,所以民族服装也统一,都是和服。到达大阪的当天晚上,吃饭时所有人都穿上了和服。排排坐,像古人一样隔桌敬酒。女同事穿上多彩和服,饭厅里靓丽了,显得特别好看,以至所有男同事都让身着和服的女同事围着照了张相,还美滋滋的。这不是崇拜日本,是崇拜我们的老祖宗啊!

    日本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并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随后逐步定型,其后再没有较大的变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

    至今,在京都、奈良的街头,还可以看到许多穿和服的女人在街上。

    中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装,汉族怎么办?随着改朝换代,服装也一直在变,我们汉族的传统服装是隋唐,是宋元,还是明清?最近的朝代是清,留辫子穿袍?虽然近年流行了一段时间汉服,可没有这次大家穿和服感受深。

    年龄老。感受很深的是日本的服务业有许多老人在工作。到达大阪的酒店准备去探亲,在大堂遇到两位女服务员,都是花白头发的小老太太。我拿出汉字写得地址,她们认得,却对我说不明白。听懂了一句:"CHINA"?我点点头,她们就把我领到一位会说汉语的服务人员面前。约好出租车,迎接我的驾驶员也是一位彬彬有礼,花白头发的花甲之人。看了我写的中文地址,一直把我送到小区楼下。吃完晚饭打车回酒店,上车后发现,驾驶员同样是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年妇女,上车后还提醒我要与送行人"拜拜"!

    一路行来,在酒店,在餐厅,在景区都看到不少老年人在服务。我国与日本一样,也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的老人在干什么呢?

    九日旅行,一系列见闻,记录于此。

    另,进入日本,一路都使用自动加温喷水马桶盖,效果不错,可以买一个。

同和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