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沙龙

东游日本随想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1日

   文/胡安明

     打儿时记事起,对这个我从没去过的国度,不知是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好感,偶尔或许有些敌意。想想这也不奇怪,从小学到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小时候看的战争题材的电影,现在的抗日题材电视剧等等方面,对日本人是一种丑化的形象,从小对日本人的称呼也基本都是"小日本"和"倭寇"之类,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会说"小日本,喝凉水"之类口头禅,长此以往这在我心中也基本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今年有幸单位组织去日本转一转,发现现实的日本和我心中原来的日本形象是截然相反。

    一是态度。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正如导游汪桑所说"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在奈良有马温泉的老街上,两个老头在编织竹器工艺品,当我们在窗户外围观时,他心无旁骛,在他的世界里和他心灵里就是编织竹器工艺品,他把编织竹器工艺品当做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来做,是他一辈子的事业。在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身上也能感觉到十分认真态度,在琵琶湖旁住宿的那个晚上,正好大巴停在我们房间的外面,我估摸着大家应该进房间得半个小时了,我站在窗户边突然发现司机还在车上整理车上环境,而后用本子认真的记录着什么。相比较而言,我自己把目前的规划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当成谋生的一种手段。按照魏老师的说法,守业,敬业,职业,精业的四个层次,自己充其量也就是敬业而已。

    二是细节。大家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也许是职业的习惯使然,在一些城市街道和广场等公共空间我比较关注地面的铺装材质是什么、各种井盖与地面交接处怎么装饰美化、建筑细部处理、建筑周围犄角旮旯的景观处理手法、景观施工工艺如何?后来发现日本人的景观施工工艺确实很牛逼,无论是水池池壁、水池压顶、水池边缘临接的铺地,还是弧形铺装、异形折角铺装等都将"对缝"进行到底。看到以后,我除了惊讶还是惊讶,每一处都非常细腻的把所以对缝都考虑的十分周全。人家的施工工艺和咱国内的工艺相比,咱们国内的施工简直太小儿科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对京都德川家康家庙中阿弥陀堂的修复,也许是出于对环境的考虑,居然先用一个钢罩子先把阿弥陀堂罩起来,然后在里面再慢慢修复。在没有去日本之前,我有一在日本呆过的朋友说,日本的建筑施工图画的很细致,在图纸中能把每一快砖画出来,更神奇的是说在日本干建筑装修的工人,是穿着袜子施工,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在日本短短几天,感触颇多……。

    有时候想起来,他妈的小鬼子怎么能做的这么好呢?他确实比我们聪明吗,我看也未必。与小日本相比,在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对细节的追求等方面,我们做的远远不够。

同和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