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

锦绣山湖,华彩皖都——合肥经济圈旅游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规划范围为合肥市、淮南市、滁州市和六安市以及安庆市的桐城市。

    考虑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合肥中心城市建设、东向发展等宏观战略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考虑休闲资源众多、文化资源多彩、集散功能较强等合肥经济圈的旅游特征,提高规划的区域适应性。

    规划提出,发挥合肥经济圈的独特区位和复合型资源这两大优势,突出大山(大别山)、大湖(巢湖)、大城(合肥)、大河(长江、淮河)与历史文化交融的资源特色,实现从单个景区向综合性大旅游区转变,从门票经济向综合旅游经济转变,从自然文化观光向休闲度假体验转变,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全省、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规划认为,合肥经济圈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分布特征,决定了需要形成多个角度的核心依托。未来应依靠五个核心来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即:长三角和武汉城市群两大核心市场带动,合肥市和南京市两大核心城市带动,大别山、巢湖、大琅琊山等核心资源带动,复合型旅游线路带动,大型旅游项目带动。简单说,壮大一座城(合肥)、做活两座山(大别山、琅琊山)、激活两片水(巢湖和温泉)、打好五色牌(绿蓝红古特)、对接两市场(长三角和武汉城市群)。

    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以山、湖、城、泉、文等资源为依托,以都市休闲、商务会展、红色旅游、山地旅游和温泉养生为主打产品,实现旅游产业的聚集化、一体化发展,成为华东、华中旅游协作的枢纽区,安徽旅游南北联动的中心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综合交通网络、城乡布局等形成的空间结构,将合肥经济圈的旅游空间布局确定为"一核四区两环一带".一核。将合肥市作为核心,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商务会展、科教人文、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品牌,以休闲城市和商务旅游城市为方向,以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外向大通道,立足大合肥旅游同城化,建设联动东西、辐射南北、立足中部、面向全国的现代化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

    多彩大别山旅游区。为六安市的大别山区域。以绿色旅游、红色旅游、古色旅游和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构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与河南、湖北省的大别山区域深度合作,共建大别山旅游品牌。

    巢湖休闲度假旅游区。为合肥市的巢湖及环巢湖区域(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肥东县等)、安庆的桐城市。以历史文化体验、休闲运动和温泉养生为发展重点,构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基地和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琅琊山-大明文化旅游区。为滁州市。以历史文化体验和山水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加强与宁镇扬城市群的旅游一体化,构建国内著名旅游目的地。

    八公山-淮河风情旅游区。为淮南市、合肥市的长丰县、六安市的霍邱县和寿县。以历史文化体验和山水休闲度假为发展重点,建设区域型旅游目的地,是合肥经济圈与皖北旅游联动的重要区域。

    充分发挥合肥市作为全省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以合肥市为枢纽,高速公路网为主线,构建东、西两个旅游环线。

    皖中"两山一湖"旅游环。为合肥市-六安市-安庆市-合肥市,以高速公路为轴,串联大别山、天柱山、巢湖等重点旅游区,可称为皖中"两山一湖"金三角。

    巢湖-皖江-琅琊山旅游环。为合肥市-滁州市-南京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合肥市,以高速公路为轴,串联巢湖、大琅琊山、采石矶、芜湖主题公园等重点旅游区,构建跨区域的旅游环线。

    一带。为宁-合-武高铁旅游带,包括滁州市、合肥市和六安市,是南京-武汉高铁旅游带的重要组成,是合肥经济圈在华东、华中旅游合作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支撑。本旅游带除了滁州、合肥、六安三个城市外,还串联起大琅琊山、巢湖、大别山旅游区,并形成诗词文化、三国文化和红色旅游的文化组合,可称之为皖中"两山一湖"旅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