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沙龙

贵州考察记事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0日

    今年一月,国发二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贵州省委、省政府直接安排了贵州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4月底开始招投标,5月上旬开始调研,7月底完成初步方案,8月底完成正式成果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以这样的速度编制全省旅游发展规划,应该说是空前绝后。

    按照省长的具体要求,此次规划编制,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规划有很大不同,规划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全省旅游项目库的重点项目要到达到200个。我们承担的是毕节市和黔西南州的重点项目编制工作,每个区、县5个重点项目,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要达到50亿元。

    从考察开始,到交付成果,只有30天时间。17个区县,重点项目数达到85个,总投资额要达5000亿左右。重点项目的编制,一张纸不能交差,而是要达到项目建议书的深度,项目组遇到的挑战是空前的。

    一、进得来出不去

    前些年说起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这次到贵州工作,觉得还得加上一条,"进得来出不去".四月下旬应邀参加规划投标,计划三天时间,结果呆了八天。我们按照标书要求,准时到达投标地点,被告知标书还没有挂到网上,啥时投标等通知。然后,所有投标单位就被一辆大巴拉走,到毕节市的百里杜鹃景区,参加贵州省第七届旅游发展大会,会后是参观与调研。回到贵阳继续投标事,直到月底才算了结。

    贵州总体规划从五月上旬开始调研,按照计划考察十天,结果毕节市就安排了十天。也难怪,毕节市八县两区,一个单位走一天就排满了。尽管我们想方设法压缩考察时间,但我们从黔西南州返回贵阳时,已经是5月28日下午了。

    近年来贵州的公路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可以达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水平,但现在还是不行。从地图上看两地距离没多远,但开车走起来却很慢。由于地形和资金问题,贵州的道路一般都比较窄。2001年建成的贵毕高等级公路,只有上下各一条车道,只要一部车出问题,公路就会堵死。其他县与县之间的连接道路,大都如此,路窄、车多,不管大车小车,只能跟在后面慢慢爬,很难超车。

    进得来出不去,客观上是贵州的道路交通问题,主观原因还有工作安排与效率问题。这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要入乡随俗,到贵州工作的排期要宽松一些,否则工作对不上点。

    二、干活不给时间

    考察途中接到通知,5月30日汇报项目编制的初步成果。接到通知后,编制组成员都非常不解。考察从5月12日开始,28日结束,只有一天时间,拿什么交活?那天中午,大家心情很沉重,饭也没吃好。不管怎么想,到时要交活,只有调整工作思路,在工作程序上创新。既然回贵阳没时间,就在考察途中安排干活。

    考察途中与各区县领导交流时,发现许多上报的项目基本不行。有的项目,就是一个名称,加一个投资额就完成了,有的一匹马预算达到了10万元,酒店1平米造价达到了5万元。最重要的是对于如何编制50亿投资的项目,完全没有概念。其实接到这个任务,一个项目50亿的投资额,我们也吓了一跳。这些问题如果不在现场解决,拿着这些材料,回到贵阳我们也编不出来。

    此后,我们的考察又多了一项任务,开完例行的座谈会后,与主管旅游的副县长及旅游、发改、交通、住建等部门领导一起交流,解答问题,提供指导,争取在当地就把问题解决,为后期编制打好基础。有规划的还好说,没有规划的最难办。我们就对着地图,与县里的领导一起研究,从项目名称、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项目设置等方面全方位讨论,还是理解不了,就拿张纸画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在市/州全部考察后,专门留出时间,由主管副县长带队,多个部门参加,逐一对申报项目"过堂",每个县2小时。针对申报项目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统一发给编制组。事后回顾,幸亏我们调整了工作方式,否则,如果任凭各个区县上报材料进行编制,就是再给2个月也编不出来。

    三、经验与模式

    5月30日的汇报会上,当我们汇报工作过程和初步成果时,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由衷的说,我们创造了"同和经验"和"同和模式".所谓"同和经验"指的是我们的工作方法。从技术上讲,参编的6家甲级单位编制项目都没问题,关键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时间要求这么紧,被逼无奈,就只有想办法。申报项目对地方有好处,只有充分调动申报单位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部门资源,才有可能完成任务。我们充分与申报单位沟通,要求主管领导协调各个部门,在我们的指导下共同编制。考察过程,也成为编制过程。由于地方领导和专业部门的参与,项目基础更扎实,我们的心里更踏实。 从结果看,这是个成功的经验。

    所谓"同和模式"指的是我们的编制方法。当我们与各县就申报项目交流时,发现同样的问题要说很多遍,最后把自己都说糊涂了。后来我们结合项目申报模版,编制了一份填写说明,发给各个申报单位。后来发现申报的项目还是不规范,就选定一个项目,编制了一份项目填写范本。由于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使申报单位深刻理解,而且有范本参考,之后,各个单位报上来的项目文本就相对规范了,对我们后期编制项目成果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四、悲催的座谈会

    外出考察每到一地,当地政府都会召开一次座谈会。18个区县,再加上省、市/州召开的一头一尾2个会,从5月12日到30日,一共参加了24个座谈会。座谈会一般是县直所有部门都参加。首先由我们先介绍考察目的,其后旅游部门介绍情况,然后每个部门发言,最后县领导总结,最快也得2个小时。座谈会一般是晚上8点开始,10点多座谈会结束后,我们再与项目申报单位进行交流。工作累点不可怕,最怕开会讲空话。

    有个县的主要领导因有要事不能参加座谈会,委托另外一位领导代表他参会发言。带会的这位领导吃饭时,煞有介事的研讨开会时讲什么内容,我当即感觉不妙,这人是个"会痴".有个"会痴"参会,不知会开到啥时才能结束。饭后大家达成一致,会上一律不提问,让他尽快过完会瘾,早点散会,然后我们再与相关部门交流项目。果然,这位领导在会上一本正经的讲了四个大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有4点,每个点里有3个问题……讲话时抑扬顿挫、不时俯仰,麦克风也就不时发出一声尖啸,把大家吓一跳。

    最吓人的一个座谈会,参会人员多达50多人。除了县直各部门,所有乡镇长也都来参会,会开到什么时候是头啊!当县直各部门发完言后,我当即提议,乡镇长的建议直接向旅游局汇报,由旅游局汇总报给我们,这样起码早散会1小时。

    五、文体游广电局

    "文体游广电局"是个神马单位?如果不了解地方政府的编制,开会时看到这块牌子会一头雾水。我们考查的毕节市和黔西南州,每个区县的情况都差不多。政府要精简机构,但同时又要接受上一级相关部门的领导,所以就形成了局外人根本看不懂的,集几家机构于一体的综合机构。

    在这个综合机构里,局长是一正两副。机构的工作也是局长熟悉哪方面的工作,哪方面就成绩突出。局长是文化局的背景,文化就突出,旅游局背景,旅游就突出。5、6家机构和在一起,三个局长有时候连开会都不够分配,能有多少时间研究旅游呢?面临的现实是,大家都在应付上级。在与他们交流时,经常听到的就是一些口号,无法深入交流。实在不能怨他们,体制问题不解决,这种现象就还得持续下去。贵州提出要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管理体制的调整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六、窘迫的副县长

    某日到某县。当天由当地领导带着我们考察了一些主要资源,晚上吃饭时,主管县长来陪饭。时间不多,我希望与主管县长交流一下,了解领导对关键项目的一些看法。几句话递过去,发现无法交流,稍微涉及旅游发展的问题,他就躲闪,不断转移话题,只得作罢。饭后召开座谈会,当地旅游部门介绍情况,其他部门说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会也就散了。会后我要求主管县长和相关部门的领导留下,交流项目申报情况。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完全不符合要求。我们当即提出编写意见,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报给我们。

    第二天早餐时,我发现主管副县长很早就在餐厅等我,一看就是没睡好,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帮帮我,我们实在是编不出来。后来得知,这位副县长刚从乡长的岗位上提拔起来,对旅游工作不熟悉,也从来没见识过50亿的项目,吓坏了,职责所在,又不能不干。只要他重视,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后来这位副县长多次与我们联系,尽管当地的资源不是最好,但最后交出的文本还说得过去。

    其实不止这一位,还有一些县的县副县长是各个民主党派支援的挂职干部,有的刚来,有的要走。与我们一起对接,要把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执笔人都带上,参加项目对接的人经常是七、八个,甚至十几个,说到底他们就是心里没有底,许多问题都需要部门领导来回答。记得当年林乎加来北京任市长,局长向他汇报工作不能带秘书,甚至不能带笔记本。如果这样要求,这些副县长可能都要回家了。

    七、动人的故事

    2009年编制毕节市总体规划时,我就对石门坎产生了极大兴趣。这次编制项目,我毫不犹豫的就把石门坎列为了重点项目。

    石门坎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富文化传奇色彩的一个村落,位于威宁县石门乡,地处贵州、云南的交接地带。距威宁县城142公里,距云南昭通60公里。

    从上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村落,产生了许多文化史上的奇观。创造苗文,兴建西南苗疆第一所中学,兴建中国第一所双语学校,倡导民间体育,成为贵州足球的摇篮,发育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西南最大的基础教育网络,管辖川黔地区100余所学校和机构;成为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和报告氟病的地点,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麻风病院,第一所平民医院。石门坎这个弹丸之地,一时驰名中外,被誉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传奇部落".如此显赫的文化名声,诞生地却是中国最贫困区域的乌蒙大山深处。石门坎曾经辉煌的文化与物质环境的强烈反差,使它成了一块神奇的土地,吸引着中外学者的眼球。

    上世纪初,英国传教士柏格理来到这里,以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融入中国文化、传播西方文明,直至为抢救身患伤寒的学校师生染病死于石门坎。今天石门坎柏格理墓地上立着嵌有世界上唯一用英、汉、苗三种文字雕刻的墓碑",也成为文明交融的一道独特风景。

    百年石门坎的许多文化遗址尚存。石门文化的兴起、繁荣、衰落,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前来考察研究,柏格理和他的后继者们所创造的文化奇观令考察者感慨万千。

    八、二十四道拐

    位于晴隆县的"二十四道拐",是这次考察发现的一个难得的旅游资源。在以山水资源见长的贵州,"二十四道拐"别具一格,令人眼前一亮。

    二十四道拐是个地名,是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古代称鸦关,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大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进驻睛隆修筑滇黔公路,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坡陡弯急。近年来当地组织了一些汽车赛事活动。

    从旅游角度考虑,围绕"二十四道拐"的核心资源,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文化交流。"二十四道拐"可以成为大陆和台湾交流的一个节点,还可以成为中国与美国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二是汽车运动。利用"二十四道拐"周边的地形地貌,策划和开发多种汽车运动与赛事活动的场地,成为贵州乃至全国山地汽车运动和举办赛事的重要场所。三是自驾车旅游。在专业汽车运动与赛事间歇期,利用"二十四道拐"的市场影响力,吸引自驾车旅游者。

    在此基础上,围绕文化交流、汽车运动与赛事和自驾车旅游者,配套建设多种设施。如果把"二十四道拐"变成以汽车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必将在贵州众多的旅游产品中独树一帜,成为贵州面向世界的一个品牌。

    九、规划的力量

    由于2009年参与编制了毕节市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所以比较熟悉。在指导各个区县编制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没想到规划成果对于项目编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编制毕节市规划时,旅游局领导考虑到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现状,特别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在旅游产品建设上,提出更加具体的策划方案,实际上增加了规划编制的难度。一个总体规划涉及几十个项目,如果把概念变成策划,工作量可想而知。当年的功夫没有白费,这次还真用上了。毕节市各个区县提出的项目,基本没有超出总体规划的范围,但是一个题目加上投资额,不符合项目编制的规范,也无法判定投资额度,更无法进行财务评价。我们就搬出规划,告诉他们如何确定项目、怎样进行功能分区,设置哪些具体项目,最后再去算账,实际上是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已有成果。

    编制总体规划,一般情况下,评审完成后就不再跟进了,不知下一步落实规划存在哪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才发现,如果规划到位,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非常大。当他们没有主意的时候,你能把成套意见提出来,会得到他们的尊敬。规划显示了对实际工作指导意义,这就是规划的力量。

2012年6月15日

同和沙龙